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
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Cast-in-situ Concrete Large-Diameter Pile),简称筒桩(CTP桩),是谢庆道教授在长期从事深基础工程研究中,以及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的优点发明的一项技术。于1998年申报国家专利(专利号ZL98113070.4).随着筒桩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目前在国外的一些海洋工程中也采用中国筒桩技术。 根据筒桩有无设置钢筋笼分为钢筋混凝土筒桩或素混凝土筒桩,在承受较大水平力的情况下,应设置钢筋笼。当承受竖向力不大的情况下(如作为复合地基的增强体)则可采用素混凝土筒桩。钢筋的配置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而定。 筒桩具有承载力高、无泥浆污染、节省、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捷、挤土效应相对较少、工后沉降小以及随地质条件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但桩架设备比较笨重,浅表处2-3m深的土层受压后可能会使半成品筒桩开裂,因此须对浅表层土加以保护。 筒桩适用于软弱土层及第四纪覆盖的松散地层,具体地说适用于软黏土、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砾土及严重风化成土状的岩层。 筒桩施工设备主要包括桩架和成孔器,成孔器的关键设备是中高频振动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坍落度,预制桩尖的制作和设计应满足对倾斜率、防水性能及耐打性的要求。沉孔前必须进行垂直度的测量,垂直度偏差按不大于1%控制。混凝土应一次连续灌注完成。
混凝土薄壁筒桩 适用地层 施工工艺 机械设备
沈保汉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1-4
2014-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