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思维”的新型城镇建设探究
在新型城镇化不可逆转和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新型城镇建设为平台,加强生态景观建设、规划和设计正当其时。为了提高农村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加农村生态系统弹性,构建农村生态安全格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城乡统筹的农村新风貌,城镇建设中必须加强田、水、路、林、村的生态景观规划和设计。为了保持乡村景观的唯一性和特殊性,应注重加强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提倡公众参与,保护特色的乡土村落和特殊的农产品、农村工艺等。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构建设核心区、缓冲区、绿色廊道、生物通道等景观生态学方法,加强田、水、路、林、村的生态设计,提高田、水、路、林、村的生态弹性和工程弹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未来新型城镇建设中应提升生态弹性、经济弹性、工程弹性和社会弹性建设,促进城镇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提升应对极端天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
城镇化建设 生态系统 景观规划 弹性思维
张蚌蚌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01-406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