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度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为例
研究目的:探求镇域小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实现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研究方法:GIS方法,综合指标法,空间可达度评价法. 研究结果: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为例,客观评价青村镇不同农村居民点的公共设施优劣条件,并据此研究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适宜性等级和适宜类型:青村镇农村居民点的教育、医疗及交通等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差异,从而使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区分较为明显.适合集中扩建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青村镇南部以南张村为中心约600m区域以及东部地区,涉及12个村,面积166.80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的29.59%;适合拆除归并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西北以及北部边缘地区的13个村,面积193.78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的34.37%. 研究结论:从乡村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角度评价居民点整治适宜性,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有益探索.
城镇化建设 农村居民点 整治适宜度 公共设施 空间可达性
谷晓坤 庞林芳 张正峰
浙江工商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26-733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