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土地用途监管失灵的法律分析

当前中国土地使用面临的问题包括:(l)耕地减少。(2)有关土地的市场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约束。(3)环境压力。(4)新弱势群体出现加剧社会不公。(5)带来治理难题。问题的出现,使得公众要求政府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我国建立了土地用途监管等一系列管制制度。在分析问题时应立足于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中国土地管制失灵从中国土地监管法律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执行和中国体制大环境的影响三个视角进行分析。即:中国土地监管法律制度本身是否存在的问题?中国土地监管法律制度为什么没有得以贯彻实施?中国大制度环境对土地监管制度的影响(土地制度嵌入的社会基本制度因素考察)?因此,制定土地用途监管法律政策,执行土地用途监管法律政策,分析中国大制度环境的影响(土地制度嵌入的社会基本制度因素考察)。借助管制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首先,在监管目标方面,其次,提高监管政策质量。则加强原则、内容和问责规定的协调。引入监管影响分析工具(RIA),简化行政管理、减少土地监管中的执照和特许证审批,降低监管遵守负担,提高监管透明度。另外,采用监管替代措施。我国土地监管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弹性的调整机制,设置土地发展权、农业保护地役权等权利,引入土地节约利用自愿协议,采用经济手段,注重过程和绩效监管,以实现监管的有效性。

土地利用 监管制度 失灵现象 法律政策

朱宝丽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济南250021

国内会议

2013山东社科论坛——城镇化发展研讨会

济南

中文

38-46

2013-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