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对新型城镇化的认知与评价:以平阴县为例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其对城镇化的认知、评价应决定着新型城镇化的走向和目标.对济南市平阴县农村居民的调研显示,他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基本准确,并感受到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快速扩展,但愿转为城镇户口(或转为非农)的仅占37.8%,认为住楼很方便和较方便的合占一半;多数认为公共服务至少基本满足了其需求,但仍有1/3的认为与需求有差距或者差距很大;城镇化存在的前三个问题是”房价”、”上楼后的政策落实”和”就业”,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是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和就业等;政府对农民的扶植重点依次是就业、公共服务和市民素质的提升.针对该认知和评价,应继续完善和推行以改善民生为主题的城镇化推进策略,即农民的愿望和需求:满足与引导并举;农民参与:机制优化与村民自治统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与质量兼顾;公共服务的改善:均衡与重点统筹.
新型城镇化 就业问题 公共服务 市民素质
滕玉成 马超俊 张新路 王铭
山东大学人才战略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新路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95-101
2013-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