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化的研究体会
温铁军认为,城镇化发展将有利于用投资缓解生产过剩. 他分析”欧美日全部都搞量化宽松,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模式,搞加工、搞贸易的生产方式,将会导致”进口”通货膨胀.”他指出,必须改变当前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避免出现流动性过剩和生产过剩导致的恶性循环.城镇化是整个政府经济中的最低层次,长期以来是省刮市、市刮县、县刮乡镇,层层刮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领导集体为进一步维持投资拉动增长方式而找到的新的投资领域。中央2005年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前,林毅夫在2001年向中央建议有效地应对生产过剩的恶性循环。如今,西方用量化宽松制造出过量流动性,最终还会转化为全球危机的时候,城镇化是一个应对危机的先手。城镇化在80年代就有,当时叫“县域经济要靠中小企业加城镇化两大支柱支撑”。中小企业发展当然会带来对民间多样化的金融创新需求,当金融资产过量集中到国有金融部门的时候,县以下灰色地带就出现灰色经济和灰色金融。如果通过城镇化发展能够有效地降低门槛让中小企业进入县以下城镇,当然会带来农村经济,县以下经济的活跃。地方政府的公司化竞争形成大量风险,风险上交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通过量化宽松这种方式转嫁成了社会的通货膨胀。目前的城镇化是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落脚点,但由于综合论证未完成,未能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个课题未完全解决。通过新型城镇化政策带动资本流动和向城镇聚集,吸引更多人才向城镇县乡流动,缓解就业压力。
新型城镇化 资本流动 金融创新 政策调整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00-111
2013-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