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份枇杷种质的抗寒性和耐热性研究初探
以8个不同种质的二倍体枇杷为试材,在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对其成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以此为指标对它们的抗寒性和耐热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不同温度处理的植物组织电解质渗出率呈现典型的”S”形变化规律,其速率呈现单峰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应高温呈现显著正相关;②逆境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会显著增高,高温胁迫时,相对含水量下降,不同种质变化幅度不同.游离脯氨酸变化中‘香钟11号”增幅最大,‘东湖早”增幅最小;相对含水量变化中,贵州野生枇杷变化最小.③低温胁迫下,‘香钟11号”的抗寒性最强,‘东湖早”抗寒性最弱;高温胁迫下,野生枇杷的耐热性最强,‘龙泉1号”的耐热性最弱.
枇杷 抗寒性 耐热性 生理指标
王晓辉 郭启高 何桥 李晓林 向素琼 汪卫星 孙海艳 梁国鲁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重庆北碚400715
国内会议
福建莆田
中文
58-66
2013-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