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果肉颜色突变体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本研究以洞庭枇杷突变体(红沙枇杷的一枝变异结出白沙果实)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供试材料,对获得的两特异条带ISSR813/535,RAPDOPH-01/1719分别开发其SCAR标记;对胡萝卜素合成途径所涉及的部分基因同源克隆其cDNA片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野生型和突变型枇杷果实8个色素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特异片段ISSR813/535的SCAR标记yw1和yw2在野生型表现杂合带型,突变型为单带;RAPDOPH-01/1719片段SCAR标记OPH139/1560和OPH139/1633在野生型有扩增条带,在突变型缺失;获得突变体LCYb基因全长eDNA序列,CRT基因eDNA片段长1337bp,编码445个aa,ZEP扩增1057bp,编码351aa(GenBank No:KC508827和KC508828),LCYe片段500bp,编码166aa,ZDS片段长123bp,编码41个aa,PSY扩增出174bp,编码58个aa,上述eDNA片段在野生型和突变型测序结果一致,未发现碱基变异;LCYb和HYB两基因在突变型果实表达量下调,且LCYb达极显著差异.
枇杷果实 突变体 色素基因 基因表达
孙淑霞 谢红江 陈栋 李靖 涂美艳 江国良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66
国内会议
福建莆田
中文
98-102
2013-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