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审定检定制度的历史考察

1920年以后,全国中学教育蓬勃发展.教育的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中学教师聘任资格标准的规定渐趋严密、完整.国民党控制政权以后,为了增进课堂教学效能,提高师范教育质量,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少教员党同伐异,实现对学校教育的全面控制,施行了严格的教员检定和资格审查.先后颁布实施《中学及师范学校教员检定暂行规程》和《中学及师范学校教职员检定办法》,同时加强党义教师和公民教员检定.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检定制度的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师大学学历和教学能力二者双重审定、教师检定具有政府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要求初步结合三个方面.

中学教师 审定检定制度 教学能力 学历资质 民国时期

陈光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1-9

2014-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