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建构特质
在社会科学领域,“建构主义”的哲学根源可溯至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强调主体只能利用内部建构的基本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认为内心世界的创造还依赖于外在世界的影响,他的观念心理学及教育理论恰恰强调了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这与德国思辨哲学传统一脉相承。他把教育更多地看成以兴趣发展为中心的精神生活,强调经验与交际的作用,并把教学看成是经验与交际的延伸与扩展,“有谁在教育个想撇开经验与文际,那就仿佛避开白天而满足于烛光一样!”赫尔巴特对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相信教育的力量,并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促进社会和个人的良性发展,正是这种对时代精神的敏感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使其为教育理论领域提供了一个主体生成性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建设性地把每一种教育现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联系起来,以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为动力,建构了一个被后人竞相模仿和因袭的较为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科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可以说“教育学只有到了赫尔巴特(1776-1841)时才开始向近代科学探索前进”。
教育理论 体系建构 赫尔巴特
刘向荣
河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天津,30040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9
2014-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