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圣外王”与”自然无为”之间--柏拉图与老子的道德哲学比较
古希腊”三哲”之一柏拉图与中国传统哲学开山鼻祖老子在道德哲学上各有建树.前者从城邦的角度提出道德的来源,并借助神的力量成功地将城邦的德性移植到个体公民,进而制定出发展公民道德的教育蓝图、内涵与方略,最终培养出”内圣外王”式的道德楷模——”哲学王”.后者则以”道”的自然秉性为依据,将自然天赋的德性与个体应然的美德互为关照,以”道无为”为理论依托,指出了无为的”不言之教”对于展开与完善道德的重要意义,最终亦成功地塑造出了”自然而为”的道德典范 ”圣人”.对于二者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对”轴心时代”东西两大文明的道德源头予以学理上的探源溯流.
道德哲学 柏拉图 老子 比较分析
王康宁 于洪波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0
2014-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