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级城市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利用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分县市人口统计年鉴,结合”四化”协调发展模型、ESDA及GWR等模型和方法,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异质性及影响”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空间差异显著,表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四化”协调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四化”协调发展类型数目最多的为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分别为120和109个;人均GDP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人均教育支出对”四化”协调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比、城乡人均消费比和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比对”四化”协调发展起抑制作用,其中人均GDP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四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区域集中分布于中部传统农业区、胡焕庸沿线的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
城市经济 协调发展 空间异质性
胡艳兴 潘竟虎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730070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547-553
2014-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