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导向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四川大学电气工程为例
工程硕士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人才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之一即提高实践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比例.以实践为核心是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系统组织实施,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基地,强化专业技术,加大案例课和技能课比重,分类确定标准,鼓励研究工程实践具体问题,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国家调整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宏观战略指导下,研究生工作站的建立能够从广度拓展和深度融合两方面强化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办学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进入研究生工作站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导师和业界导师的联合指导下,全程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并从中接受系统、严格的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工程创新和实践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四川大学与四川省电力公司合作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在电气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研究生教育 工程硕士 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
张杰 徐方维 刘立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成都,610065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成都,61006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5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