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沿海发达县市区的发展演进探析--以江阴、昆山、义乌、晋江、南海、顺德为例

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模型,提出区域发展“路径依赖”和“路径创新”的成因假想,并指出“路径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保证.文章通过2007年以来核心经济数据的分析,比较了中国沿海发达县市区江阴、昆山、义乌、晋江、顺德和南海经济发展的差异.六个案例分为三组:一是义乌和晋江经济增长最平稳强劲;二是昆山和江阴增长的波动较大;三是南海和顺德增长的波动较小.然后采用构建模型进行差异原因分析,并一一进行了评析.最后,围绕分析模型对沿海发达县市区的转型创新提出了建议.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沿海发达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态势既存在一致性—整体增速的调整,又存在地区差异性。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以一种“简约”的视角分析认为,一是历史格局,路径依赖的力量,二是认为创造新奇、紧抓新奇机遇,路径创新的力量。在这两者之间是“自我期待”、“战略定位”起着转化、推进的作用。 综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可以简约归结为三种力量所塑造:历史的力量、定位的力量和新奇的力量。历史的力量是由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地理区位、地域文化等等综合而成,历史力量强大形成路径依赖。定位的力量,是想象、期待的力量,是借助历史,抢抓未来的力量。这是政府可以积极作为的方面,是加强战略规划引导方面的工作。新奇的力量,是新的产业、新的政策机遇、新的组织、新的平台等等,新奇的力量强,路径创新的力量就强。
区域经济 战略规划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包卿 许瑞刚
江苏省江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及《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会2014年会
南京
中文
77-86
2014-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