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下的风景园林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城乡发展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风景园林行业.通过历史纵深对比与国际间横向对比,从乡村层面、镇域层面、城市层面及其构成的城乡系统层面,挖掘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发展诸问题的经济症结,寻找裂解社会上层建筑的制度根源,并在此基础上为21世纪中国风景园林的时代走向提出设想.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下建设项目数量的持续激增、社会资本与土地权属的高度集中实则为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带来积累实践经验与设计创新的有效时机。与大多私有制国家相比,虽然容易办错事,却比较容易办成事。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果,其中存在着公权与私权的博弈过程,欲获得多方效益曲线的最优解,中国需要寻求公权与私权的黄金比例,这已经延伸到经济学上博弈论范畴。那么以景观设计师为代表的风景园林行业在这场博弈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首先,完成设计者最基本的职能-做公益性的设计。在设计规划过程中通过完整的社会调查与多学科知识的渗入,尽量弥补集权政治的漏洞。完善自我为社会基层代言人。 第二步,深入社会决策核心,获取行业话语权。通过实践的成功获取权力阶层的认同,直接参与城乡规划决策,从操作源头强化行业控制力。 第三步,获取民主建设的组织权,促进社会整体自下而上的监督体制的完善。集权阶层会犯错,各行业的操控者也难免行事主观,当时代要求行业自体完善之时,风景园林业所具有的社会基层代言人角色必须转换为社会参与的组织者角色,通过社会子系统的民主化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与法治进程。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土地制度 上层建筑

杨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及《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会2014年会

南京

中文

137-144

2014-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