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城市新一轮住房保障政策的研究:以重庆和南京为例
本文提出中国这一住房保障政策与东亚国家早期的“生产主义”模式的社会福利模式具有可比性.其服务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经济目标的特性体现了该政策“生产主义”的特点.200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面对高涨的房价实施了新一轮的住房保障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在国家层面上,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构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地方层面上,保障房的作用也超越了基本的社会保障的作用.除了保障数量有限的最低收入城市家庭之外,新建的保障房被广泛用于推进城市化发展和城市更新项目,甚至用于吸引劳动力.
城市化发展 住房保障政策 经济增长
李明烨
巴黎东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及《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会2014年会
南京
中文
403-418
2014-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