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based VPN通信架構在長途管線監測系統之應用探討

大陆青岛管线泄漏爆炸,造成200人死伤,再度印证它是具潜在危险之工具.长途管线泄漏的最主要原因为人为及腐蚀,而及时的管线监测(Pipeline Monitoring)警示,往往可有效降低事故灾害.以国内而言,管线分布各处,通信架构的设计决定监测系统之性能.配合电信电路的发展,通信架构先期以数据专线(Lease Line)或区域网路(Local Area Network,LAN)为主,近年则大量利用电信业者提供之虚拟专线网路(Provider Provision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PP VPN)进行远端数据交换,效果良好.在节省成本、提升监测讯号传输速率且兼顾网路安全性考量下,正着手评估利用自有光纤骨干之内部网路建置CPE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based VPN的通信架构.其做法是以Layer 3网路通信协定技术来建立IPsec(IPsec为IP Security Protocol 的简称)VPN,作为监测电脑及网路型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间资料传递的基础架构并达到与内部系统作区隔,并建议依两Steps进行.Step1利用现有内部网路设备,采用所谓Gateway-to-Gateway机制的Tunnel Mode来建置VPN.Step2须再于监测电脑上安装IPsec Devices,采用Host-to-Host封装机制的Transport Mode建立IPsec VPN,降低Router的负担并增加资料传输之安全性.
输油管线 监测系统 通信架构 信息安全
江福財 許峰彰 林宸堂
台灣中油公司煉製研究所 嘉義大學資訊管理系
国内会议
2014年海峡两岸破坏科学与材料试验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十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
台南
中文
1-15
2014-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