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间分辨同位素成像分析--以前太阳颗粒研究为例
纳米离子探针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离子质谱仪,除了保持有传统离子探针所具有的高质量分辨,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等特点外,还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一次离子束可小至50nm).纳米离子探针还配备多达7个离子检测器,非常适合于多元素同位素的高空间分辨图像分析.基于这一显著优势,纳米离子探针已成为陨石学与比较行星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纳米离子探针的离子图像分析是通过用一束聚焦的一次离子束对样品表面分析区域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扫描,然后将多次扫描的结果叠加成最终图像而实现的。通过纳米离子探针高空间分辨同位素成像分析,在包括CR型碳质球粒陨石GRV021710,宁强碳质球粒陨石,CM型碳质球粒陨石Sutter”s Mill以及顽辉石球粒陨石SAH 97159在内的多种陨石中发现了大量的前太阳颗粒,其中氧同位素异常颗粒145颗,碳同位素异常颗粒90颗。对这些颗粒的同位素组成进行详细研究,发现其恒星来源包括红巨星(RG),渐近线巨星(AGB),新星(Nova)以及超新星(Supernova)。详细的结果会在会议中介绍。
矿物质 同位素 高空间分辨图像分析 纳米离子探针
赵旭晁 林杨挺 郝佳龙 张建超 徐于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100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6-58
2014-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