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离子探针硅酸盐玻璃和珊瑚B同位素分析

笔者试图通过建立珊瑚等碳酸盐介质的B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方法,从而探讨微米尺度的B同位素波动的影响因素。笔者试图利用SRM610/SRM612建立碳酸盐B同位素分析方法。笔者详细总结了SRM610/SRM612 B同位素分析的仪器条件。概括的说,一次离子源选择55nA的O-离子源,其束斑大小控制在30μm左右,接收器选择单接收模式,即EM跳峰扫描。在该仪器条件下,SRM610平均11B的产额为6.9×105cps,内部精度和外部精度分别为0.5‰和0.6‰,其平均值为-1.70‰ (n=33),与Kasemann等(2001)公布的TIMS值(-1.31‰ )在误差范围内相似。珊瑚中B含量约为50ppm,与SRM612(”B”=35ppm; Ronser等,2008)相当。然而,在硅酸盐玻璃的仪器条件下,珊瑚的平均11B的产额为2×104cps,仅为SRM612 11B产额的1/3,并且与Rollion等(2003)公布的文石标样WP22 (”B”=22ppm,δ11B=21‰ )11B=4×104cps也相差一倍。笔者推测珊瑚和硅酸盐玻璃在B离子化效率以及离子传输效率方面存在着差别,由子缺乏碳酸盐标样,笔者选择了窄纹层的珊瑚横切片进行提高珊瑚11B产额的实验。与硅酸盐玻璃仪器条件不同的是,一次离子束能量提高到72nA,分辨率从2400降低到1400(分辨率984已经可以把10BH与11B峰分开),接受方式改为多接收模式。在此仪器条件下,同一个点的珊瑚IIB的产额提高到了3.4×104cps,其内部精度可达0.7‰。同样地,在珊瑚仪器条件下,SRM610和SRM612的产额不足1.0×104cps。因此,笔者认为碳酸盐基体和硅酸盐玻璃基体在B离子化效率和离子传输效率方面应该是存在着差别,至于差别的大小是否会影响SRM610/SRM612作为碳酸盐监控标样,依目前的数据,尚不足以论断。

碳酸盐介质 酸盐玻璃 珊瑚 硼同位素 离子探针

邹洁琼 韦刚健 雷斌 陈雪霏 杨晴 夏小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540640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二次离子质谱学会议

北京

中文

59-61

2014-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