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师范之师--从尊师重道看青年教师成长路线图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自有学起,为师之道就在渐进中形成.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学的兴起为脉络,尊师重道有着悠久的传统.而师道的传承随着儒家思想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双重压制,显得力不从心.佛教玄学盛行,社会上流行耻学于师的现象.韩愈作为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重提师道,力挽狂澜使以儒学为主的道统重新确立,使中国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尊师重道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就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大前提,使他们能够自由发展,自我成长.教育的发展在于教师,教师的成长在于师范教育,青年教师要把师道作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以复兴师道为己任,将尊师重道的传统发扬光大.为此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面对刚走上教师岗位的迷茫,应明白必须执着一条道路才会找到人生,因为人生不可能把每条路都走一遍。青年教师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孤苦,在面对自身发展的时候,应拥有儒者的襟怀,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他们将传统的儒道与现代的文明有机结合,在每一位学生心理播下智慧的种子,仁爱的种子。使每一位学生拥有恻隐之心,慈让之心,是非之心,好恶之心。最后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启示下,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成长,青年教师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融会贯通、有所发现、有所成长。

青年教育 师道理论 职业素养 教学质量

徐挺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国内会议

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委会2014年年会

成都

中文

153-157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