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台湾板桥林本源花园空间之诗情画意与闽南传统

台湾传统园林乃为文人萃聚,以诗会友之场所.因此,「诗情」、「画意」成为这个场域,宾主间的主要沟通语言.建筑界过去的研究强调了实质空间的「画意」,强调布局、掇山、理水等等的景象创造方式,并透过借景、障景、框景等手法,组织景象引导.然而园林之美不是走逛于建筑迷宫中即可感受得到,常规的空间性研究,却无法说明「美」从何处寻.但无论如何,整个板桥林本源花园的景象创造与引导,强调了居住期间的宾主间的主体感受,反复再现的主体经验,成为园林「画意」构成的主要骨干.而台湾传统园林建筑大抵成诸于明清,继承着闽南园林传统,也成「画意」主体经验来源之一,部份「画意」源自于故乡闽南的生活经验与造园经验.然而,美感的延伸有赖于语言性的「诗情」,经由诗词提联的点染引介,带出宾主之主体性经验,延伸了实质空间之外的情怀、心境、欲望与处境,美感油然而生.「诗情」与「画意」的结合,更成为重塑空间形式的推手,让空间成为凝固的诗句.

园林艺术 空间结构 建筑特色 文学主题 传统文化

叶乃齐

华梵大学建筑系,台湾 新北市 石碇区 22301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139-154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