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报恩寺遗址保护监测设计
大报恩寺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老城正南门,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作为明代最重要的皇家寺院,大报恩寺规模巨大,占地超过400亩.根据大报恩寺遗址保护规划设计,遗址文物将会根据其不同状态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保护.除了回填覆土以外,还会在不同的空间形式中加以展示.为了能够更有效和有预见性的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做到全面研究、科学决策、谨慎处理文物建筑,全力提高保护修缮的预见性,降低破坏文物原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可能性,非常有必要对文物本体及影响文物建筑的环境信息和文物本体的变化进行监测.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文物本体及其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分析.通过分析经一段时间积累的监测数据,既可以了解文物建筑变化规律,确定检测值的安全、警戒、行动的临界点,为文物保护维修提供丰富的实践和理论依据,为文物建筑可持续保护提供科学的维修保护对策措施的数据支撑,做到尽可能及时清除隐患;同时还可以了解周围自然环境变化与文物本体变化的关系,以寻找出影响文物的主要环境因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防护,做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对大报恩寺遗址的监测与研究不仅能为文物建筑本身的保护提供依据,也能为南京地区相似文物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借鉴.通过对文物的监测与研究还能够提炼出对土石质文物具有通用性和可行性的信息采集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处理和分析监测的数据,确定出文物破坏临界点,以确定修复必要性,使之对保护措施的实施产生直接的关系,确定石质文物建筑的科学监测和预测方法,推广和普及于其他众多类似的文物建筑的保护中去.
寺庙遗址 文物保护 修缮工作 规划设计
汤众 戴仕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504-509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