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烧结制度对BeO陶瓷性能的影响

本文分别采用一次烧成与二次烧成两种烧成方式,利用现有的氧化铍造粒料,制作标准的测试件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下烧结成瓷.对不同烧结方式、烧结温度的陶瓷产品的热导率(25,100℃)、体积密度、平均晶粒度进行检测,研究不同烧结制度对氧化铍陶瓷热导率、体积密度、平均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铍陶瓷烧成制度的确定,最主要的控制目标就是对窑炉的升温曲线,保温时间及烧成气氛的控制进而影响陶瓷平均晶粒度,通过控制陶瓷内部的显微结构来影响陶瓷的热导率、机械强度、致密性等性能。在满足质量的情况下再考虑经济运行成本。过高的烧结温度,过短的烧结时间会使得氧化被陶瓷的2次晶粒长大更加明显,虽然对氧化铍的热导率有一定增强作用,但是会影响机械强度、致密性的一致性。二次烧结也会导致氧化铍陶瓷晶粒的过度长大,对氧化铍陶瓷的综合性能有负面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对于需要2次烧结的氧化铍产品如高温烧结、部分未烧结致密透液实验吸红的产品等,其窑炉的最高烧结温度最好不要高于第一次时的最高烧结温度。陶瓷产品通过2次或者多次烧结的方法提高某些陶瓷产品的某一性能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对于氧化铍而言,需要综合考虑对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性,且烧结次数的增加(二次以上)并不会使氧化铁陶瓷的热导率增加太多。

氧化铍陶瓷 烧结方式 烧结温度 热导率 体积密度 晶粒度

王刚 尚华 管建波 严科能 陈思宇

宜宾红星电子有限公司,四川宜宾644000

国内会议

全国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第十四届会议暨真空电子与专用金属材料分会2014年年会

景德镇

中文

72-75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