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探索--以湖北”四化同步”示范真为例

2013年湖北开展了21个示范乡镇的”四化同步”规划编制工作,为探索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案例.笔者通过研究21个示范乡镇的规划案例,总结湖北三大类型乡镇农村居民点的现状特征,其建设模式大致可分为大城市城郊型、平原农业地区型、山地地区三种类型。大城市城郊型农村居民点其建设在原有肌理基础上整合,与田园生态、山水风光高度契合,强调生态型建设。通过土地流转、腾笼换鸟使人口向镇区或主要农村社区集聚。平原农业地区农村居民点建设通过人口、交通、产业和区位四个要素叠加分析,确定中心村社区和一般农村地区;强化中心村在农村地区的人口聚集和服务辐射能力。乡村形态打造和环境整治着重体现荆楚水乡风貌特色。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减少水、垃圾等对环境的污染。山地地区农村居民点在建设时运用GIS等技术,定量分析每个居民点的建设情况。对于发展条件优越且具备发展空间的居民点进行重点建设,对于具有典型历史文化风格和建筑风貌的老村庄等客观原因需要保护或者维持现状,以及发展潜力一般且在规划期内难以搬迁的村组,予以保留整治。以期为其他乡镇农村居民点建设提供借鉴.

农村建设 居民点 布局规划 因地制宜

王铂俊

华中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第一届(2014)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宁夏

中文

56-63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