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乡土建筑营造尺法与体系的研究意义--从营造尺度构成规律探讨地域营造技艺传承与传播的思路与方法

建筑的尺度是决定建筑形式的基本因素,也是营造活动的首要的构成元素.营造尺法体系不仅包括尺系的构成,还包括传统营造中的技艺细节及其规律.营造尺法构成,则体现在尺长的选择、开间进深的确定、房屋构架设计、屋面坡度设计、布局模式等多方面.就传统的营造程式而言,由工匠根据业主的要求确定房屋的规模,然后通过一定的尺度法则进行建筑的营造,体现着”人(工匠) 法(营造技艺) 物(乡土建筑)”的营造关联过程.本文构思的研究方法,拟从营造的本体出发,对工匠思维方法及营造技艺进行总结:乡土建筑的营造体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营造尺度的内容受到其具体功能的影响,首先需要满足的是技术的需要,根据有限的材料满足居住目的,工匠多有“紧着料子做”的说法,利用有限的条件来达到适于人居的简单目的,因地制宜、以材为祖,把经济、适用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相比调整测绘尺寸而得的清尺基本模数观点远不及民间风水压白喜“8”而来得直接明了,以地方尺复原其营造尺寸可以较为准确地证明当地工匠所传承的乡土建筑营造尺法,这也证明了乡土建筑的尺度营造中更多地因就用地条件、在工匠经验尺度的范围内确定尺度规模。在具体的尺寸设计上,工匠往往“因材而用”,依据各地“惯习”采取压寸白的风水尺法取值.

乡土建筑 营造尺法 因地制宜

刘成 李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一届(2014)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宁夏

中文

165-170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