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地区乡村规划相关问题探讨
本文简要梳理了云南民族地区乡村的特点,提出了务实、重视民间力量与民间智慧作用、明确村民在规划中主导地位的理念,并结合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纳卡村、基诺族洛特老寨的规划实践,讨论了实现村民参与的基础条件,而规划中的民意表述渠道比较多元,表述方式则不拘一格、因事而异;既有与项目组讨论、交流中的意愿表述,也有村民集体商议后提出相关想法的情况,还有通过图画及文字表达的途径,等等,甚至有的民间习俗活动也可以传达出重要的“规划信息”。从民意表述中的内容来看,几乎涉及村庄规划的所有主要方面,如居住用地布置、公共设施、公共活动空间、道路系统、环卫设施、绿化与环境等,从而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较为全面和明确的来自民间的依据和支撑条件。另外,村民从开始至后续阶段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规划编制工作,而不是仅仅对编制完成后“公示”的规划提提意见。参与活动既涉及提供信息、征询意见,也体现了不同村民群体代表的实际作用及村民对于规划主要内容的实质性影响(控制),因而可以视为一种较高层次上的居民参与。
乡村建设 规划编制 村民参与 民族地区
施维克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宁夏
中文
337-341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