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画”过程中人居环境科学的体现及探索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村庄规划的经验,通过分析村庄及其主要构成的发展过程,引出与古代都城发展过程的相似之处,由此提出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引入”规画”的思想,分析拆的对象处于什么阶段,对于建的对象建成后要处于什么阶段,合理判断后再进行价值认定并作出对应措施。这样既防止了完全否定(使得那些“合理者”免于“大刀阔斧”),避免了不必要的过程重复(建成后和拆之前的阶段相同),也杜绝了“漏网之鱼”(那些影响风貌、功能的对象)。使得村庄的“文化”和“艺术”得以保留传承,使得村庄的人居环境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在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用可行的同时,能够改善、提高村庄的人居环境.
农村建设 人居环境 布局规划 科学评价
武君臣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
国内会议
宁夏
中文
371-376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