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D放电生成高浓度氧活性粒子及其处理饮用水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氧活性粒子溶液在氧活性粒子投加量、气液混溶模式以及文丘里气路压力等因素作用下的浓度变化规律,以优化高浓度氧活性粒子溶液在水中的生成条件,并为氧活性粒子溶液生成装置提供优化系统参数的依据;并研究了氧活性粒子对生活饮用水的处理情况。气态氧活性粒子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的方式产生,以O3计,臭氧检测仪进行测定;水中氧活性粒子以总残余氧化剂(TRO)计,DPD分光光度法测定;SPSS15.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增大氧活性粒子投加量,TRO浓度显著升高;混溶模式Ⅱ(见图4)为最高效的一种气液混溶模式;文丘里气路压力略呈正压(0.05 bar)时,TRO可达到最大值;氧活性粒子注入原水中,可显著降低原水的浊度和色度,同时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杀灭;在TRO浓度为2 mg/L时,原水四项微生物指标均可达到或低于国标GB5749-2006的限值。
饮用水卫生 微生物 高浓度氧活性粒子 介质阻挡放电 杀灭效果
李日红 田一平 袁晓莉 张志鹏
大连海事大学 轮机工程学院 大连116026 大连海事大学 物理系 大连116026 大连海事大学 环境与工程学院 大连116026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408-414
2014-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