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校地融合,开放办学,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安康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地处秦巴山区,是我国南水北调重点保护水源地,也是国家连片扶贫重点地区。进入“十二五”,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学校再次广泛调研,解放思想,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走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大力开展校地合作、产教结合、协同创新,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应用型大学。开始了探索建设新型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实现转型发展。学校根据安康六大主导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在巩固和加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农学专业基础上,优先发展地方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增设了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等一批新专业。学校建有各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7个,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6个。产教结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开展合作教育,实施“4+1”、“2+2”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化的联合教育和交流平台。学校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省市共建协议为契机,全面开展校地合作。围绕富硒食品、生态旅游、现代农业、新材料等安康六大产业,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升本以来,学校获得省科学技术奖、省农业推广奖15项,累计实现经济效益20多亿元。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参与安康发展规划编制,主持开展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研究、秦巴山区扶贫与生态建设研究、城市发展及社会管理等方面问题研究,为政府决策发挥了智囊参谋作用。

高等院校 办学定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校地融合

陈刚

安康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国内会议

第八届地方院校校长论坛

陕西西康

中文

193-196

2014-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