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血小板计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多发伤早期血小板计数的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择伤后48小时内的50例多发伤患者,连续观察入院后即刻、24h、72h、120h、168h的生命体征各指标及血小板、白细胞等变化,记录伤后器官功能变化、并发症及创伤严重等级评分(ISS)和急性生理学习与慢性健康状况Ⅲ(APACHEⅢ)等评分。 结果:伤后患者血小板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72h为低谷,120h基本恢复正常。血小板降低组较血小板正常组伤情重”ISS评分为(29.60±9.80)分比(22.3±12.00)分,P<0.05;APACHEⅢ评分为(44.50±15.30)分比(30.60±10.60)分,P<0.05”,器官功能不全发生高(83.90%比62.70%,P<0.05):血小板降低并死亡组血小板下降时间早”(30.1±10.3)h比(51.3±14.8)h,P<0.05”,持续时间低值时间长”(63.7±11.0)h比(54.2±13.4)h,P<0.05”. 结论:多发伤后血小板呈消耗性降低,血小板快速下降和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佳。
多发伤 血小板 数值计算 预后因素
熊建生 陈自力 宋景春 黄薇 李剑 张昕
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 江西南昌 330002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年会
杭州
中文
121-125
2014-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