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脓毒症中医证型研究的思路和探讨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感染、创伤、烧伤、重型急性胰腺炎等临床危重患者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 espiratory distre sssyndrome,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重要原因.中医学中没有脓毒症的概念,因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故多将其归入热病,属外感热病范畴。正气虚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中医学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维持着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也即“阴平阳秘”的状态。此时,机体抵抗力强,邪气难以入侵,即使邪气侵入,也能驱邪外出,就不会发生疾病,故称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是否感邪以及感邪后是否发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正气的盛衰。正气不足也是脓毒症发生的内在因素。归纳中医证候有六种,即邪热、痰浊、血瘀、气虚、血虚和阳虚,进行了脓毒症中医证型和现代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指出脓毒症中医证型研究中考虑原发病较少,脓毒症中医证型的研究,还在小样本的研究基础上,没有形成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研究结论,最终结果则导致研究可信度不高,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有限。

脓毒症 中医证型 发病机制

李淑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ICU科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年会

杭州

中文

241-245

2014-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