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民福祉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当下农村消费贷款市场现状,对发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消费需求、农户家庭信用、农户家庭资产等都对农户实际获得的消费性贷款产生了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自营工商业的资产与收入对于消费性贷款的影响尤其显著。农户贷款数据也表明农村居民用于消费的金融机构贷款并非不存在,但有的以生产性贷款名义获得信贷,但实际却用于消费支出;有的家庭并不明确区别支出类别,因此贷款既用于生产也用于消费;还有的严格要求抵押品,仅适应于农村市场小部分的富裕群体。但对大多数农户而言,以消费名义从信用社获得贷款并不实际,故转而以生产名义获得资金。但这意味着信用社获得的信息被扭曲,大额的生产性贷款用于消费更增加了贷款违约风险。而扩大消费信贷市场将消费贷款从生产性贷款中抽出,以发放小额、生活性贷款为特点,提高了信用社对于农户真实情况的了解程度,并且在信用环境建设良好的条件下,能够同时减少生产性贷款与消费信贷的违约风险。而推广信用贷款也是针对农村抵押品劣势这一特点出发的,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提供的抵押品远不能达到金融机构对抵押品的最基本要求,存在变现能力差、市场无法估值等问题。金融机构与其持有农户不合格抵押品以寻求“心理安慰”,更可取的做法是在信息较为充分的环境下进行科学的贷前评估。开放信贷市场更存在必要性。其一,从实际调研和研究数据中都可以看到,农户消费贷款用途主要为看病、上学、建房等必要性的生活支出。如果农户不能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就只能寄希望于高利贷等民间金融,恶化了农户的处境。而消费信贷一方面足以应付大多数的消费,更重要的是少额多次的偿还方式与农户的收入特点相一致,对穷人更为有利。其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的完善,通水、通电以及公路建设都为农村居民带来便利,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农村居民完全有条件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以提高福利水平。消费信贷则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普惠金融的形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其三,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深入挖掘将使金融机构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可观的收益,更可以通过拉动内需刺激我国经济增长。当然,并不是说发展农村信贷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例如农户消费信贷的还款来源就需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国家政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来激活农村信贷市场。首先,可以在初期通过一定的补贴弥补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信贷放款的成本问题;其次,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完善的社保体系才能让居民在消费之时没有后顾之忧,更能让农村居民用贷款投入必需性开支(如看病)后具有还款的能力;其三,目前农村居民还有很大一部分拥有传统的消费观念,因而即便有能力偿还贷款,也不愿意提前消费。适当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同时普及消费信贷知识,完善消费信贷的设施建设都是在推广消费信贷之前必须完成的。盲目发展消费信贷绝不可取。正如本文所述,消费信贷的发展至少应当具备良好的信用环境、可靠的收入来源。当下“信用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茶地开展,信用环境建设已经成为趋势。不可否为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部分地区优先开展消费信贷,为全面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探索经验不失为当前的可行方案。
信贷市场 农村消费 可行性分析 信用体系
谭燕芝 杨芸
国内会议
湘潭
中文
257-267
2014-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