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推拿作用相关感受器感觉信息接收与传入机制研究进展

推拿是医生运用一定的技巧将具有适当刺激量的机械力作用于受试者体表或深层组织,引起局部皮肤或深层组织中的感受器的变化,进而将机械力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推拿的治疗效应可能是机械力学刺激、推拿时产生的疼痛觉及温度觉等不同感觉信息经高级中枢系统整合并进行下行调控所产生的综合作用结果.皮肤触压觉感受器的主要作用是对作用于皮肤上的机械力刺激进行换能,将力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以神经脉冲的形式经外周传入纤维传至神经系统其它部分。环层小体和触觉小体为快适应感受器,因此可能与推拿中频率快速变化的手法如振法、滚法、一指禅等的作用机制有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推拿手法动态信息测录系统对推拿滚法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后,可以观察到滚法的最佳频率为120次/min左右,最佳力度为7kg左右,每次最佳推拿时问为5min左右。可见推拿滚法通过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对局部动脉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美克尔感受器和鲁菲尼感受器为慢适应感受器,因此可能与推拿手法中点法、按法等手法的作用机制有关。掌按法是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施术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臂、前臂及腕关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量后,稍停片刻,即所谓:“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再做重复按压,使按压既平稳又有节奏性。神经生理学认为,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时疼痛产生的基础。推拿时产生一种肌肉酸胀或胀痛的痛感觉,推拿的疗效可能与这种痛感觉有关,这是因为强力的机械力刺激可引发局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损伤,进而释放一些化学因子了,这些化学因子可能参与了痛觉的调制。推拿手法作为一种接触式的物理治疗,能够“干扰”疼痛的发生,在疼痛传导通路的多个位置都能产生效果,起到物理性镇痛的效果。

推拿疗法 感受器 传入纤维 换能机制

程艳彬 房敏 蒋诗超 张昊 艾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上海 200437;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上海 200437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

河北廊坊

中文

8-13

2014-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