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从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和发病机理来看,属中医学“筋伤”、“腰痛”的范畴。筋由肝所主,肝主藏血、性喜条达,若肝气不疏,血行失畅,筋失所养,复感外邪,由经脉挛缩不利。“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虚则腰肌失于温煦及充养而产生腰痛。因此,调理肝、肾等脏腑的机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①肾愈: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肾的背俞穴。此穴内应于肾,是肾气传输、输注之处,具有益肾壮阳、纳气利水的功能,是治疗肾虚腰痛之重要腧穴。②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穴,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疏曰:“筋病治此。”《甲乙》卷十:“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③箕门:属足太阳脾经。“箕”,簸箕,又是座名、风名。“门”,出入通过之处。以其必须箕踞取穴,及可治下之风病也。推拿手法通过对肾俞、阳陵泉、箕门等穴的刺激可以起到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补养肝肾之功。手法作用后在局部产生的热效应,则可起到疏筋通络、活血散邪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①牵引:可以促进炎症消退、解除肌肉痉挛、解除腰椎后关节负载。②点揉:点穴按摩使血清中内啡肽含量增高,使单胺类物质含量减少,通过胆碱酯酶的增加而降低外周血管中的乙酰胆碱的含量来达到镇痛作用。③指拨:除能直接机械地分离粘连外,还可促进局部血液、淋巴的流动、营养状态的改变而使粘连吸收。同时能使瘢痕和变性的组织恢复为柔软而有弹性的组织,对痉挛的肌肉和关节囊,按摩亦可使之松解,逐步恢复及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④弹筋:箕门穴位于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内收大肌,通过对缝匠肌的弹拨等刺激,引起腰部肌肉的条件反射,使腰部痛点转移、扩散而逐步消失。⑤指推:缓解或消除腰肌痉挛,调整椎间结构。腰椎间盘是椎体间主要的坚固的连接支持机构,又是脊柱运动和消除震荡的主要结构,对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躯干进行各种运动时,腰椎间盘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总之,根据力学的原理,牵拉时应力主要集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的下位腰椎,对腰椎内部力学环境有改善作用。同时使椎间隙内负压增大,按压法向下的应力主要集中突出部位,有利于突出物的吸收或还纳。而其他手法通过松解腰椎周围软组织,对腰椎外部力学环境有调节作用,对保护腰椎间盘及身体生理姿势,躯干进行各种运动,从而达到更好治疗效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 手法治疗 临床疗效

王华兰 刘静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450008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

河北廊坊

中文

228-230

2014-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