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腰大肌干预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前路针刺损伤椎间盘建立腰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该模型是否伴有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变化以及点拨腰大肌对模型的影响。 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通过前路手术损伤椎间盘造模。治疗组行点拨腰大肌干预,隔日1次,共10次。观察大鼠行为学、腰椎间盘形态学、IL-1β阳性表达以及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的变化。 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垂直方向活动度减少(P<0.05),椎间盘纤维环、髓核损伤明显,椎间盘IL-1β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增高(P<0.01),腰大肌弹性模量降低(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病理变化有所好转,IL-1β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降低(P<0.01),腰大肌弹性模量有所提高。 结论: 前路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的腰大肌弹性模量有所降低,点拨腰大肌可使其有所恢复,同时可有效改善大鼠椎间盘形态,降低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
腰椎间盘损伤 点拨疗法 腰大肌 临床疗效
姜玉莹 孙大洋 李芙 步青云 高堂珂 姜忠敏 马福长 薛卫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 北京按摩医院
国内会议
河北廊坊
中文
351-355
2014-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