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高中口述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成长体验--以《黔东南侗族民间故事搜集与研究》项目为例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开拓出了史学研究的新视角,对丰富史料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口述历史教学则符合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与要求,是高中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口述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以亲身体验来获取新知识,在交流合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但中学口述历史教学在国内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笔者尝试以《黔东南侗族民间故事搜集与研究》项目的开展为例,从每个活动阶段中,观察学生的成长体验,分析口述历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据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进行浅述.第一部分准备阶段:通过参观当地民族博物馆,加强学生对本民族及家乡文化的认同和热爱;通过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培训口述史的原则、方法、步骤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素养.第二部分搜集、访谈阶段: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分析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通过搜集与访谈,语言、人际、逻辑思维、视觉空间、自然观察、身体运动、内省等智能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三部分资料的整理阶段:通过整理搜集和访谈的资料,锻炼提高学生组织材料、撰写成文的能力.第四部分成果展示阶段:通过建立博客分享故事,进一步提高学生挽救濒临遗忘的民间文化资源的责任感和自豪感;通过撰写结题报告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与习作能力.最后文章讨论了口头传统与口述历史搜集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教育 口述历史教学 教育改革
袁琼燕 杨永碧
贵州省凯里一中历史教研组,556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6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