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貂震颤综合征病因分析

近几年,全国多地水貂养殖区出现一种以后躯共济失调,然后逐步发展为后躯麻痹,失去运动能力和知觉,咀嚼肌、颈部及枕部肌肉震颤,痉挛性收缩,颈部弯曲、有时向前伸展或转向一侧或仰头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目前有关该病病因的报道主要包括星状病毒、流感病毒、李氏杆菌、酮病、维生素E缺乏、中毒。星状病毒为单链RNA病毒,目前,在水貂上针对该病原的检侧,疾病防治等还没有足够的基础研究。近几年,禽流感变异株肆虐,大批的鸡、鸭死亡,部分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非法地将这些因为流感病毒死亡禽卖给了水貂养殖户,作为饲料饲喂水貂,这就很有可能导致水貂感染流感病毒。李氏杆菌为革兰氏阳性短球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分布,进入动物机体是否致病与菌量及水貂的日龄及免疫状态等有关,水貂饲喂感染李氏杆菌的畜禽副产品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预防该病主要措施是不饲喂死因不明的畜禽副产品,该病的治疗可以全群拌料硫酸新霉素饲喂。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酮体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预防水貂酮病,要严格合理进行饲料配比,日常饲喂中注意葡萄糖和维生素的添加。夏季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加快水貂对酮体的代谢。

水貂 震颤综合征 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 疾病治疗

张庆明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山东省第二届(2014)毛皮动物产业发展大会暨临沂市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协会成立大会

山东临沂

中文

126-128

2014-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