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8度区B级高度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探讨

本文通过多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B级高度框架-核心筒结构超高层设计实例分析,探讨核心筒底部拉力较大时的时斜截面抗剪和正截面承载力的相关问题,总结此类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给出此类型结构抗震设计的建议.应采用合理结构体系,优化结构布置,避免剪力墙和框架柱在小震时出现拉力,避免或减小剪力墙和框架柱在中大震时的底部拉力。对于出现剪力墙及框架柱较大拉应力的部位,应采取足够加强处理措施,如增加剪力墙分布筋配筋率、按中震弹性或不屈服复核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等,必要时在核心筒内加设型钢。鉴于轴拉力对剪力墙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且在8度以上高烈度区很难避免剪力墙底部出现拉力,对于B级高度的核心筒剪力墙,若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并且在小震斜截面设计时考虑了轴压力的有利贡献是不妥的。应进行详细小震、中震和大震各阶段分析和设计,方可确保结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对底部剪力墙进行加强后,为防止预定应在底部出现的剪力墙塑性铰上移,造成非底部加强部位先屈服,宜适当增加底部加强区高度。并遵循“强剪弱弯”的原则,避免抗弯强度过大,确保剪力墙底部耗能机制的形成。此类建筑从A级高度上限100m至B级高度上限140m,建筑高度提高了40%,规范规定的加强措施显得较为不足。规范对于此类建筑的规定容易让人理解为造成“按规范设计即可满足要求”,从而简单套用规范对此类超限高层按常规结构进行设计或审查,建议增加相关计算和构造规定或作一定的解释说明。

高层建筑 抗震设计 混合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

董卫青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昆明 650228

国内会议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

广州

中文

1-8

2014-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