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结构抗震设计底部剪力系数的讨论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广大工程设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针对抗震设计中遇到的“最小地震底部剪力系数”(或“最小剪重比”)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指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简称抗规)具体条文规定的一些问题。本文推导出底部剪力系数的简洁物理表达及在反应谱曲线上的等效点,依据结构动力学、反应谱理论和结构抗震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体系,可以对此系数进行直观定性分析判断;地震作用采用反应谱进行计算,底部剪力系数的大小虽然与结构自身特性有关,同时与反应谱曲线相关,但目前不能从理论上证明,此系数可以作为结构合理性与否的判定标准。依据对此问题处理的原理,最小底部剪力系数是基于保障结构设计(强度)安全的,当计算底部剪力不满足规定限值时,直接按比例放大地震作用即可。我国规范对最小底部剪力系数的规定,存在改进的余地,以期更符合基本结构抗震设计概念。试图将最小底部剪力系数限值去“修正”反应谱曲线形状的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并且将导致反应谱曲线丧失其固有的物理意义。
高层建筑 抗震设计 底部剪力系数 结构动力学 反应谱理论
李楚舒 李立 王龙
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43
国内会议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
广州
中文
1-7
2014-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