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运动弱势群体的大量涌现以及他们心理失衡问题的长期积存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甚至还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学校体育场域中,应该为运动弱势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接受体育教育扫除障碍。这是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的充分体现。
高等学校 体育弱势群体 积极心理学 教育对策
陈建国 袁继芳
安徽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 蚌埠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1
2014-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