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信息媒介文字输入对汉字记忆的影响

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为例,希望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信息媒介输入—打字,与传统输入—抄写作为对照,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记忆效果,探究打字输入是否影响汉字记忆,讨论这种影响是通过加工时间不同体现的还是通过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不同体现。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大学生汉字记忆退化现象以及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汉字教学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抄写的输入方式学习效果明显优于打字的输入方式,且输入所用的时间并不是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两种输入方式对意识性提取的贡献没有差别,抄写方式在无意识提取的贡献比例上明显高于打字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初步得出了相比传统手写的方法信息媒介使用确实对汉字记忆产生了不利影响的结论,并且推测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两种媒介本身所要求的视觉搜索模式的不同导致的。打字与抄写使用的是不同的加工模式:在打字过程中,学习过程需要的是将看到的汉字与打字框中弹出的汉字进行搜索与匹配,视觉检索更趋近于整体,而在抄写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将汉字拆分为一个个笔画,加工过程更为复杂,同时也更为精细,所以由此带来的书写成绩也较好。打字的学习方式加工深度较浅,故解释了在新型媒介的学习环境中人的学习效果不及传统纸质媒介的学习效果的现象。而现在更容易出现的“提笔忘字”现象也与新型媒介较为广泛的使用有一定关系。本实验也仅在不同信息媒介对内隐外显记忆的影响上做出了探究,还存在很多漏洞与不足,仅仅停留在描述现象阶段,尚无法建立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不同学习模型。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作用原理,依托眼动仪探究人在两种而同学习模式下的眼动规律是否有不同,还可以用ERP或fMRI探索两种学习模式下不同的大脑机制。

高等教育 汉字记忆 信息媒介 文字输入 汉字教学

张如瑾 张如瑾 万鑫 李若晶 郭静文 陆虹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

深圳

中文

1-3

2014-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