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教师行动研究的体能素质课课练研究方法特征

参与体能素质课课练课题研究的一线体育教师在历经三年的磨练后,无论是在课课练的教学形式上、还是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课练教学研究,他们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真正奉行教师就是研究者的行动研究理念,完成一个个课课练研究课题.本文就是基于94篇来自北京市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研究文本和教案,探求教师行动研究的理念与过程,分析教师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课课练的深入研究提供经验和帮助. 课课练研究来自教学现场,是正在实施、正在发生着的教学一线。这些教学现场以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反思体会为主,其教学现场具有如下特征:(1)真实发生的教学现场,具有现实真实性。如《肩肘倒立》的教学设计、《利用弹力带的身体素质练习》、《核心力量的练习法》等等,这些案例是在真实的环境中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具体案例,可以重复再现,具有可操作性和重复性。(2)课课练研究具有日常性。例如:《大步走的教学设计》、《育才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课课练之跳绳》等教学设计方案,就是教师每天、每日、每学期都在使用的正在发生着的教学实践,是普通教师教普通学生的课课练尝试,是普通教师上的普通课程。(3)课课练研究都是教师集体智慧,是一线教师的所思、所想和亲身实践的结晶,具有丰富的题材和内容。如以研究跑步教学为例就有变向跑、折返跑、障碍跑、走跑交替等等不同内容的课课练项目,身体素质练习有研究腰腹肌的练习、上肢力量的练习、协调、平衡、耐力等核心力量的练习。 课课练行动研究既是预设的结果,又是有创造性的生成,是师生在特定情境中互动与不断修正的过程。这些生成的问题既有现实的疑难问题、也有在实际场景和不断阅读中捕捉和寻找到的问题。 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探究反思过程。如育才学校老师通过对学生不爱耐久跑的反思,变换教学方式,采用定向越野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与合作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小学教育 体育学科 教师心理 体能素质 课课练行为

韩桂凤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

深圳

中文

1-1

2014-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