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大肠杆菌催化前手性酮转化为手性醇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目的:构建醇脱氢酶(ADH)和甲酸脱氢酶(FDH)共表达的重组大肠杆菌,实现其对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对这两个在催化过程中的关键酶进行结构改造,以期提高全细胞催化效率. 方法:首先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的原则将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来源的ADH和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来源的FDH的基因分别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出共表达ADH和FDH的重组大肠杆菌,利用诱导表达后的双酶共表达重组大肠杆菌对苯乙酮进行全细胞转化,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ADH和FDH的结构特点,采用柔性结构或刚性结构对ADH和FDH进行串联实现融合蛋白的可溶表达,探索全菌催化体系的优化方案. 结果:诱导表达后的双酶共表达重组大肠杆菌对苯乙酮进行全细胞转化的转化率显著高于双菌双酶的催化效率,FDH C一端无序结构在酶活性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以FDH-linker-ADH方式串联后的酶活性最高。 结论:本研究提示通过连接肽的合理设计,能够实现ADH及FDH的串联双功能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实现高效率的前手性淡基化合物到手性醇的全细胞转化。本文在合成生物学层面,为手性醇生物转化方法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并为新型生物催化体系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催化剂 醇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 苯乙酮 全细胞转化 手性酮
张昕 邹晓华 李炳娟 李玉霞 凌焱 陈惠鹏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国内会议
温州
中文
1-1
2014-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