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室声学研究进展概述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教室声学的研究现况,涉及的基本评价参量和常用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室声环境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语言学的角度,我国汉字的发音和欧美的拉丁文有很大区别,元音辅音的构成、文字组织方式和语法结构的不同,意味着在我国进行听音测试的内容需要贴合汉字的特点。另外,中国地域辽阔,南腔北调的方言口音也会因为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影响测试的内容和结果。从这一方面,仍可以更加深入地细分研究内容。从我国的教育制度来讲,和国外相比,班级人数更多,教学方式也不如国外国家开放,师生互动方式的差异,也造成我国的学生对教室的声环境应该有较国外更高的要求。故对于教室的声环境质量更应给予的更多的重视,设计者和教育者亦应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最后,从实验角度,当前的研究趋势是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更加严谨的细分,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都在进行更综合和更细致的考量。以噪声为例,对于学校选址类型的分类,学生年龄段的划分,以及主观问卷和客观测量过程中,具体操作方式的探讨都较过去的研究更为深入。所以,在日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方法是确保实验结果真实可靠的有效手段。
教室声学 混响时间 背景噪声 评价指标
徐欢 欧达毅
华侨大学,厦门,361021
国内会议
中国声学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335-338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