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属植物资源评价及盐胁迫对荻光合影响及其Na、K离子调控研究
对收集的309份芒和荻种质资源的株高、密度、生物质产量、含水量等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察和测定。在对材料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测定材料的生长高度,计算出材料的在盐胁迫下的相对生长高度,并根据其与盐度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生物质产量较高种源132份芒和荻的抗盐性。以前期筛选的不同抗盐极端类型为试验材料,以NaCl处理盐度为0的材料为对照,测定材料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光合作用,评价不同浓度NaCl浓度对荻不同抗性资源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将试验材料分成根、茎、老叶、功能叶、新叶五个部位,分别测定Na,K离了含量,以分析Na,K离了在其体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不论在生长高度、密度、生物量还是在枯黄时含水量均存在明显的变异,从而为选育高度较高茎秆较多、生物量较大而枯黄时含水量较低的高产、优质芒属能源作物新选系提供了可能。对材料各部分Na,K离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各NaCl浓度胁迫下,抗盐材料老叶Na离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部分,敏盐材料仅在90mmo1/1NaCl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老叶隔离Na离了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已无法控制Na离了在功能叶和新叶中的快速积累,从而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两份材料在各盐度下均表现出保护叶片高K离了含量,以维持叶片功能,但抗盐材料老叶K离了含量随盐度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表明其老叶可能通过输出K离了到生长部位保护功能叶和新叶的作用。
芒属植物 种质资源 荻 盐胁迫 光合作用 营养成分
宗俊勤 高艳芝 陈静波 将乔峰 郭爱桂 刘建秀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江苏,南京,210014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94-96
2014-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