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洞宇生核素洞穴埋藏年龄的初步研究
洞穴是研究地貌演化的良好载体,其内地质地貌保存完好,避免了后期的破坏的影响.洞穴沉积物忠实地记录了大区域地质演化的过程,其沉积物的时间框架有利于恢复出地貌演化的地质历史.随着测年技术的发展,洞穴测年的时间尺度逐步延长.14C、OSL、ESR、U系,宇生核素以及古地磁测年方法适应于不同的沉积物,并且它们的测年范围由几百年到千万年不等.因宇生核素埋藏测年范围0.3~5Ma,是研究古老洞穴最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对宇生核素洞穴埋藏测年方法进行阐述。该方法通过Al/Be的含量测试,依据Pieter Vermeesch的CosmoCalc程序计算完成埋藏年龄和侵蚀速率。埋藏年龄/Ma—3.80±0.96,侵蚀速率/m.Ma-1—228.34±198.66。其中石英的埋藏年龄大致反映其进入洞穴的年龄,是反映洞穴形成的最小年龄;侵蚀速率是埋藏前侵蚀速率,可反映样品被带入洞穴埋藏前所在流域的平均侵蚀速率。通过金佛洞内志留纪砂岩砾石和磨圆情况大致可以推断其古老性;经埋藏年龄测试得到洞穴形成历史大于3Ma,因此二者可以相互验证。宇生核素作为洞穴测年的新方法,扩展了洞穴年龄研究的方法,但其应用的准确性取决于洞穴埋深和一次暴露一埋藏的前提。洞穴发育层位多为碳酸盐岩,石英含量较少。因此应用此方法的前提是满足测年的物质条件,拥有至纯的石英颗粒;同时满足“简单恒态侵蚀模式”。一般洞穴发育过程中,洞壁岩层厚度较大,基本满足埋深的条件,因此主要考虑洞穴埋藏一暴露多次的继承核素的剔除,以保证洞穴的埋藏测年的真实性.
洞穴 沉积物 宇生核素 埋藏年龄
翟秀敏 张晶 黄保健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 541004
国内会议
山东忻水
中文
111-117
2014-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