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仿生模式识别在玉米种子的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近年来玉米种子市场上假冒伪劣问题越来越严重,现有的种子真实性鉴定方法成本高,用时长,并且对种子造成破坏,不适合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的玉米种子品种真实性鉴定方法.该方法快速、无损、成本低,而且能够准确地鉴定大量玉米品种. 本文采用了单籽粒测量和大量种子测量(约200粒)两种方法采集种子的近红外光谱(波段范围1100-2500nm),并分别建立品种真实性鉴定模型.对光谱进行平滑、一阶导数和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进行降维,建立40个品种的仿生模式识别模型.模型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超过96%.使用未参与建模的品种的种子测试模型的拒识能力,正确拒识率超过97%.结果说明结合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快速、无损地鉴定玉米种子品种真实性.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农作物种子的真实性鉴定中.

玉米种子 真实性鉴定 近红外光谱 仿生模式识别

贾仕强 郭婷婷 安冬 刘旭 刘哲 严衍禄 顾建成 李绍明 张晓东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 100193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国内会议

2014年“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与学科创新发展”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162-168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