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体会
过敏性鼻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从症状表现来看属于中医鼻鼽范畴.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刺方法.刘云霞教授运用腹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确切.薄氏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的一种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刺方法。通过针刺腹部最大限度地激发神经系统及人体经络系统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在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中具有优势。在临床中,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较为多见,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此外,脾虚则脾气不能输布于肺,肺气也虚,而肺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风邪得以内侵。故鼻鼽的病变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在“薄氏腹针”中,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组成,中脘、下脘均属胃腕,两穴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此二穴兼有主肺气肃降的功能。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气,四穴并用,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可以从根本上起到调补脾肾,培土生金,益肺通窍的作用。气旁穴位于气海旁开5分,增强补气之功效。滑肉门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达鼻窍。上风湿点具有消肿、祛风的作用。同时,在八廓取穴中,左上风湿点为地为坤,主脾胃,右上风湿点为天为乾,主肺与大肠。腹部的全息分布对应鼻窍的位置为中脘上。针刺中脘上可加强对鼻部的治疗作用。诸穴相配,共奏调补脾肾,培土生金,益肺通窍之功。
过敏性鼻炎 腹针疗法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刘爔 刘云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55-56
2014-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