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灸治疗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进展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主要是由于各种器质性病变造成尿道或膀胱出口的机械性梗阻或者由于排尿动力障碍所致的动力性梗阻而导致,常在产后,手术后,脊髓损伤等情况出现.分析了产后尿潴留、宫颈癌术后尿潴留、肝肠术后尿潴留、脑卒中后尿潴留和脊髓损伤后尿潴留 针灸治疗的案例,尿潴留属于中医学“癃闭”的范畴,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说明膀胱排尿与气化功能有关,当膀胱气化不利的时候,则可出现小便不通。本病病位在膀胱,病因为膀胱气化不利,气化失权,水道不能通利所致,与肺、脾、肾、三焦关系密切。在针灸治疗中,多从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脾经及肝经进行论治,选穴常采用中极、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次髎、膀胱俞、会阳等,且重视俞募配穴方法的使用。治疗方法形式多样,包括电针,针刺配合灸法,针刺配合耳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针刺配合中药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电针频率以断续波、疏密波为主,频率15-20Hz,每次20-30min,输出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灸法常选回旋灸、隔盐隔姜灸、热敏灸,耳穴部位多用肾、膀胱、肺、脾、三焦、神门、交感、皮质下、尿道。针灸治疗尿潴留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势显著,且治疗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尿潴留 针灸疗法 穴位配伍 临床疗效

冯琦钒 汤康敏 明树人 陈跃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针灸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

兰州

中文

116-119

2014-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