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失败国如何选择国家战略?
1991年国际体系的大变动与两极格局的终结划分出了胜利国和失败国.本文的目的在于,为后冷战时代中不同失败国的战略选择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解释机制.从所设立的相对权力、相对安全以及相对意识形态三个变量出发,讨论国家战略组合的决策动因.由于美国所具有的显著实力优势,其他国家战略机动的空间相当有限.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采取灵活或强硬的跟随战略获取收益,并适应美国主导权力下的单极世界秩序.此外,意识形态的弹性和核武器的持有也进一步地弱化了国家采取制衡战略的动力.只有在安全目标易受到威胁的冲突性背景下,国家才不得不选择灵活或强硬的制衡战略。文章最后得到结论:1、单极格局能够产生国家制衡的动机,但也会提高制衡战略成功实施的难度;2、相对权力的流失越严重,国家越倾向于制衡战略,反之则愿意采取跟随战略;3、相对安全程度越低,国家越倾向于制衡战略,反之则愿意采取跟随战略;4、意识形态相对性决定战略执行的灵活性。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在制衡战略上趋于灵活,在跟随战略上趋于强硬;相反,意识形态相殊的国家则在跟随战略上趋于灵活,在制衡战略上趋于强硬。
失败国 外交政策 制衡战略 跟随战略 意识形态
张敦伟
上海社科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43-261
2014-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